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Iodine Thyroid Blocking》导则中文版上线

文章来源: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应急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2-05

  2018年,受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我所承担了其出版物《Iodine Thyroid Blocking——Guidelines for use in planning for and responding to radiological and nuclear emergencies》(2017)的中文翻译工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完成了该出版物中文版《碘甲状腺阻滞》导则的翻译、审校、排版工作,并通过WHO的审核,于2019年11月在其网站发布。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WHO欧洲区域办事处在1989年发布了《核事故后碘预防导则》,确定稳定碘预防的通用优化干预水平100 mGy。随后几年,首次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在利益代价分析基础上,WHO于1999年更新了1989年的导则,对新生儿、婴儿、儿童、18岁以下的青少年、孕妇和哺乳妇女,确定了10 mGy甲状腺可防止剂量作为服用碘化钾的干预水平,而40岁以下的成人仍为100 mGy;而对于40岁以上的成人进行干预,主要是为防止甲状腺发生确定性效应,故干预水平为5 Gy预期甲状腺剂量。而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数据显示甲状腺待积剂量大于等于50 mGy时,儿童发生甲状腺癌的危险明显增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此为依据,在2001年的指南中,确定对新生儿、婴儿、儿童、18岁以下的青少年、孕妇和哺乳妇女的干预水平为50mGy的预期甲状腺剂量。2003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基本安全标准《核或放射应急准备与响应》(WHO联合倡议)中,将稳定碘的干预水平调整为50mSv的有效甲状腺剂量。而国际原子能能机构在2015年更新的《核或放射应急准备与响应》中仍维持了这一水平,规定为了降低甲状腺癌的风险,通用碘甲状腺阻滞准则为:前7天预期H甲状腺> 50 mSv。

  为了更新1999年版的导则,WHO从2009年就开始了文献调研,于2014年成立导则制定小组正式开启导则修订,并于2017年完成导则的更新和出版。该导则可用于负责或参与计划和应对核辐射突发事件的卫生当局、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专家。该导则的制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导则制定手册》,采用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系统来评估证据和基于证据决策的质量。导则对碘甲状腺阻滞的建议包括实施碘甲状腺阻滞公共卫生方面的考虑和研究重点。实施碘甲状腺阻滞公共卫生方面的考虑包括:计划与准备、化学形态、存储及包装、服药剂量、稳定碘的不良反应、服用时机、预分发与分发、重点关注人群等内容。而研究重点则推荐重复给药、最佳给药时间、稳定碘不良反应以及碘甲状腺阻滞对社会心理后果的利益代价分析。

  2018年5月,孙全富研究员参加联合国原子效应委员会会议期间,与WHO技术官员Zhanat Carr博士商定由我所负责该出版的中文翻译工作。由应急办常纯卉、付熙明翻译,袁龙、雷翠萍审校,陈惠芳编排。在导则中文版初稿完成后,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分别在四川成都和青海西宁召开了审稿会议,孙全富、张良安、刘英、问清华等专家对专业名词术语的翻译等提出了修改建议。经过多次审校,导则通过了WHO的审核。

  《碘甲状腺阻滞》导则目前有英文、中文、日文三种语言。中文版全书45页,分为引言、方法、建议与公共卫生考虑、传播与实施、参考文献、附录等六部分,具体可从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下载(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59510?search-result=true&query=Iodine+thyroid+blocking&scope=&rpp=10&sort_by=score&order=desc)。

  

 

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应急办公室

  袁龙 雷翠萍

  

附      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