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出版物

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

文章来源:辐射安全所 发布时间:2018-02-20

  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内容包括总论,放射物理学,放射化学,电离辐射剂量学,放射防护,医用放射防护,放射生物学,放射毒理学,核武器损伤,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放射性疾病诊断、治疗与健康监护,放射流行病学,法规与条约13部分,共2526条,每条名词都给出了定义或注释。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放射医学与防护规范名词。

前言

  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分会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医学名词委)的委托,组织国内20多位从事放射医学与防护工作的专家、学者,编撰、审定《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2007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按照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拟订了编写大纲并成立了有关专业组,开始收集名词条目。同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对专业组间词条选择的范围进行了协调。2008年3月各专业组完成了初稿,并组织编审人员进行审修。2009年初形成《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第一稿,初选名词3294条,并于当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一审会。会后,每章安排2位专家互审,分别对有关专业学组的名词进行审定。

  2009年9月汇总专家修改建议,形成《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第二稿,并于当年10月提交全国科技名词委进行查重。按照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建议,对查重结果做了处理,原则上保持同一名词释义的一致性。

  本学科内容涉及分支学科较多,在遴选名词时有一定的伸缩性,在审定中遵循的原则是,本学科专有的或基本的名词力求系统收录,其他学科渗入或借用的名词尽量少收,并注意协调一致。另外,注意选收能反映当前本学科发展水平的名词,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机构和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权威学术组织的近期出版物中的名词。

  2010年2月形成《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第三稿,并于当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二审会议上进行审议。会上还就第三稿中增加某些新的基本名词达成一致意见,并对这些拟增加词条(约100条)进行了初步讨论,并安排有关专家对这些名词的中英文进行进一步修改。李开宝主任对第三稿进行统审、协调,于2010年11月汇总形成《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第四稿,并于当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三审会。会后,在各专业组进一步修改基础上,形成送审稿。送审稿分13部分,包括总论,放射物理学,放射化学,电离辐射剂量学,放射防护,医用放射防护,放射生物学,放射毒理学,核武器损伤,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放射性疾病诊断、治疗与健康监护,放射流行病学,法规与条约。共收录名词2526条。

  全国科技名词委委托叶常青、尉可道两位资深专家对送审稿进行复审,提出了宝贵意见。对复审中提出的意见,本委员会再次进行研究并做了妥善处理。

 

 

(2018-02-20)